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警察殴打打人学生,舆论撕裂的背后
大摩宏观策略谈:2025中美变局展望
假设,你遇到麦琳怎么办?
董事长两口子不干了,至暗时刻谁是白衣骑士
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!可考心理证书,无需辞职,名额有限,11月30日截止报名!!!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每周一片|“开猩农场”历险记:当农民多不容易啊
Original
冯婧
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
2022-04-07
收录于话题
#一片一书
12 个
#纪录片
6 个
#未来生存技能
13 个
我是Jing,“明日之路”发起人,也是正在筹划的纪录片《明日之食》的总策划和制片人。
至于何为“明日之路”和《明日之食》?
等有了原创功能,我慢慢道来。
眼下,先把“每周一片一书”做起来,达不到书评影评的水平,只是记录下我看的好书和好片。既免去我一遍遍跟人讲,又能让更多人看到。何乐而不为呢?
这个系列是为了勾起大家的兴趣,我不会写太多,也不会剧透,比起让你转发文章,更希望你能自己去看片看书,然后带上你的想法来交流。
我的功能是“抛砖引玉”。
未来,这个公号会成为记录“明日之路”行动的笔记本。
不多废话,以下是本周的一片推荐:
《克拉克森的农场》(Clarkson’sfarm)第一季(2021)
这大概是近期最火的纪录片,由亚马逊出品,介于真人秀与纪录片之间。
据说由于太受欢迎,已经续订了第二季。
片子这么火,当然离不开主角克拉克森,他拥有700万推特粉丝,是BBC著名汽车评论节目《巅峰拍档》(Top Gear)的主持人。
不过,作为没有驾照、也对车没有兴趣的打工人,我没有看过《巅峰拍档》,也从没见过克拉克森。所以,在完全不了解他的人设——暴躁、大嘴巴、绰号“大猩猩”——的情况下,我很“开猩”地看完了整季(粉丝称为《开猩农场》)。
我更多是抱着制片人学习的心态,把它当作食物纪录片来看的。
下面说说我的观后感:
首先,我看到了何为“大规模工业化农业”。
作为没亲眼见过大规模农业的普通人,自从去年关注了食物议题,开始在一些书和纪录片里看到对“大规模工业化农业”的“批判”。
“批判”的主要观点包括:虽然“大规模工业化农业”看上去高效多产,但实际上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,不利于碳减排。同时,农民(农场主)也越来越失去自主性,不得不依靠农业企业的产品: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设备等。在某种程度上,农民成了农业企业的打工人,还要自己承担自然灾害的风险。
以前,我对这些观点还是有些怀疑。但这个纪录片似乎让我更理解一些了。
纪录片的第一集就是购买各种设备(基础套餐20万英镑起),即使是二手设备也价格不菲(8.2万英镑)。买了设备,就要学如何用各种设备,“大猩猩”年纪大了,学起来不容易,正是他的各种错误让片子更好看了。
虽然片子好看了,但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复杂的:做农民,不仅要有钱做投资,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,而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围绕工业化农业的设备和生产资料展开的。但即使如此高科技和现代化,最后农民赚到的钱还是来自政府补贴。
我想到了温铁军老师曾分析过的全球不同的农业模式,“大猩猩”的大农场应该属于“盎格鲁-撒克逊模式”,最典型的是美国殖民化形成的大农场。温老师认为,这种模式恐怕不适合我国,因为,这种模式意味着要把原住民(小农)的分散土地聚合起来,可能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均。
我又想到一位生态农场主,她的农场只有10亩,但坚持了10多年,虽说没赚很多钱,但是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和健康。她说,只有她这种小规模的才能存活下去。这些年,她见过太多大老板砸钱,基本上三五年赔光就走了。
然而,当下的农业政策正在鼓励“规模化农业”。所以,非常期待专家们和想要从事规模化农业的人看看这个片子,也许会有新的启发。
其次,我看到了未来农业的风险有多大。
设备和农业生产资料虽然门槛高,但终究能用钱买得到。然而,“好天气”可是钱买不到的。而这才是未来的农业面临的最大风险。“靠天吃饭”这个简单的道理,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。
要么一下雨就是一个月,要么不下雨旱死,反正“大猩猩”需要的时候,“好天气”就不来。他变得和其他农民一样,盯着新闻看天气。他看到新闻里一次次出现:“历史最大暴雨”“历史最干旱”,说出了暖心的话:
下次你在报纸上看到哪里发洪水了,要想想背后有多少农民遭殃了。
(这同样适用于近期的暴雨洪水,大家看到了地铁进水,是否看到了被淹的万亩良田呢?)
最后,纪录片如何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问题。
我不知道“大猩猩”为何要做这个片子,除了有趣和流量,我也看到了一些更沉重的信息:农业的不可持续、气候变化、环境变迁、疫情的反思。
印象最深的是第4集,开头“大猩猩”讲了一个小故事,以前在乡下开车,玻璃上都是昆虫的尸体,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了。于是,他想要“创造”一些自然环境出来。接下来,他的破坏和建造过程,大家再熟悉不过了,那就是人和自然关系的真实写照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大猩猩”先给自己贴上“不是环保分子”的标签,然后用自己的行动给大家展示,如何对环境友好一点。整个片子里,他把自己定位为破坏者和外行,然后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,让大家看到问题,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
片子里每个人设都很有意思,相信前期有很多调研和设计。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大叔杰拉德(Gerald),这大概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人物,似乎也是一个隐喻。
大叔说的,“大猩猩”听不懂,两人完全无法沟通。但是大叔非常重要,甚至总让人期盼他的出场。直到最后一集,在“大猩猩”的告别野餐上,大家才听懂了大叔说的话:我以为你今晚要去开派对?
也许,这个农民大叔就像葛兰西笔下的庶民,他们是处于历史边缘的社会群体,他们其实言说了许多,但没有人能听懂,或者没人愿意去倾听。
不剧透了,感兴趣的快去b站看吧。
看完了,欢迎来找我聊天~~
更多内容欢迎关注
播客:明日之路
(喜马拉雅、苹果播客、小宇宙、QQ音乐)
微信公众号
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
(ID:roadtotomorrow)
联系邮箱
roadtotomorrow@163.com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